现在大家用手机的时候,肯定能刷到一堆广告:开屏广告、信息流广告、推送广告、贴片广告、评论区广告、软文广告、视频内嵌广告、弹窗广告、搜索广告、验证码广告,劫持型广告等等。
在这些随手就能列举一大堆的广告种类里,不知道你最讨厌哪一种!
行,都可以,全都讨厌。
另外还有种刮一刮广告,也比较逆天,它通常长得和普通广告差不多,需要你触碰它才会现出原形(碰到它就晚了),松手就直接开始跳转到其他APP。
这些刮一刮广告通常藏在信息流里面,你滑动加载新内容时,在你按下触碰后瞬间就跳转,没有反应时间,吓人的同时还会以为自己点错了,因为它跳转过一次后就是普通广告的样子。
鸡贼的是它会提示自己是刮一刮广告,但是你放在信息流里面,又是随机出现的,这就太难受了,从底部滑动的时候,就需要你小心翼翼地往上拖,生怕夹杂着一条这种广告。
而且它如果跳转的是应用商店,是没有任何提示的,就是直接跳转
对于这种广告的讨论,没有摇一摇广告多。毕竟摇一摇广告更是一绝,晃动的幅度不是我们说了算,全凭广告提供商良心。
说你跳了就是跳了,很多时候会违背用户的初衷,使用时只是晃动了一下就触发了,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要主动跳转去看广告详情。
面对这种情况,近期云衔科技宣布编制了《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——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》。
里面提到了这类广告的具体规范,像是参数范围都指定好了
如设备加速度不小于15m/s2,双向转动角度不小于35°,操作时间不少于3s,或同时考虑加速度值与方向、转动角度的方式,或与前述单一触发条件等效的其他参数设置。
虽然也规定了其他相关跳转行为,但是具体有多少成效就不知道了,对于广告提供商和软件平台以及广告主这三种的视角来说,都是希望这个功能有效的,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但话又说回来,这些希望广告生效获取利益的人们,同时也是其他APP的用户,所以他们自己也经历着别人家广告的轰炸,没有人能避免。
再细想一下都可以进入哲学迷思了,如果摇一摇广告和刮一刮广告这类形式消失掉,后续也会是其他的广告类型登场,毕竟创新还有奖励。
像是需要朝正确方向滑动的滑一滑,搭配AI的智能推荐,又或者是其他各种奇怪的形式。
现在想来,许多软件都有开会员去广告的服务,但是现在不管再怎么有钱,浏览互联网大环境时,也都要看到各种广告,也算是网络时代的一种平等了。
有的朋友可能说使用广告拦截器呗,其实这种想法很好,现实里的广告拦截眼镜都做出来了。
但现在的网络服务在检测到拦截,可能会拒绝提供内容,谷歌算是走得比较激进的一家大厂。
而且广告确实影响决策,要是未来很多年后,有些富人醒悟过来,不想在互联网上看到无用广告,而给广告提供联盟商一大笔会员费加入白名单。
或者构建一个干净的平行网络(类似马斯克想用AI重写知识库的噱头),那网络里的形成赛博上下层也会拉开现实里的差距,信息孤岛的终极走向。
但即使在信息孤岛里,人们或AI编制的信息也会带有某种偏好,无法绝对中立。
这样想来广告与互联网几乎是无法分割的,而换种说法就是,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广告,这本就是信息交流的一部分。
许多人并不是真的讨厌广告本身,好的广告能匹配自身的需求,节省不少在陌生产品里的挑选时间,双向奔赴。或是给用户一些好处,看广告免费听歌,获取收益相对来说也好一点,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得寸进尺,需要看的广告数量和时长都在增加。
真正讨厌的还是平台用各种办法,强迫进行体验来增加自身收益的行为。
但强推广告这个事情不太会被真正解决,毕竟现实世界的运行和进步,也是构建在“强迫体验”上的,大多人的现实都处于强推“广告”身不由己的生活网络上。
云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企业数字化广告营销解决方案的服务商。公司凭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,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、更高效的数字化广告营销与运营服务。